平时和一些人沟通的时候,总是很无奈,因为觉得他们在浪费时间。一个简单的问题,一句话就能表达出来的事情,他们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或许,他们自己遇到一些属于他们自己该做的事情的时候,又会找你帮忙。
怎么办?我不会。
我害怕我做不好,怎么办?
帮我好不好,就一次。
求你了,保证不会有下一次。
- 慢慢的…这些人就被疏远了
世界上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明智的思维方式是可以改变生活的。然后生活中的这群人,他们的思维方式真的很令人厌恶。不能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不是么。
普遍存在的问题
逃避
定义: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直面问题,或是迟迟没有行动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相信每个人的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懒洋洋的躺在床上,心里细数着该做的事情,却就是不愿去做。
拒绝
定义:不接受或难以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如果是出现在女孩子的身上的话,可能会出现这个情况。
我不听我不听,你不要给我说!
盲从
定义:下意识地接受他人的意见,无法做到独立思考问题。
如果所在的家庭思想都比较封建的话,就会很清楚一点,各种事情都会强行灌输思想,论证这些思想的时候呢,什么都说不出。或者,现在网络上时不时流传出很多谣言,你身边的朋友是不是立马就当做圣旨来宣传呢?
为什么会令人厌恶
如果你刚刚参加了一场会议,有人让你发言,你会怎么样?然后会议结束之后,你清楚你为什么会是那样的表现吗?
你会支支吾吾吗?应该不会的。那你清楚的明白自己说的那些话都是出于自己什么样的动机吗?你想过如果你是其他人,你听到这些话之后是什么想法吗?
如果你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那你就不在这一列人之内了。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去了一个地方工作,一个月不到就后悔了来问我该怎么办。
早在几个月之前,我就说过不止一次不要去。不过她去我一点都不意外,来问我该怎么办这也是意料之中。
中国有一句谚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虽然这句话不一定对,但其中的要表达的也不能完全否定。因为语句中的老人虽然也有指向经验丰富的人,但也不缺乏思维能力强的人。
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知道这样活着算不算是一种悲哀。
哲学思维方式
哲学的思考方式其实就是理性思考的方式。生活到处都是哲学,只要在思考,思考必定是哲学的。
主要特征
第一,它是辩证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肯定和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
第二,它是批判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所以哲学的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不盲从权威的批判性的反思。
第三,它是实践第一的思维方法。它强调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社会实践发展了,人的思想认识就必须不断前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四,它是超经验的思维方法。它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把实践观庸俗化,反对把过去的、一时成功的经验作为绝对真理照搬套用,它以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冷静地审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人类经验中的一切行为。
总的来说,哲学思维方法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
实际意义
哲学思维教导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哲学、问题和世界,而不是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这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多动脑去发现其中那些不完善的细节部分,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多交流,从而达到在批判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总的来说,哲学思维方法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好比中国古时的寓言授人以渔。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思维法、质量互变思维法和否定之否定思维法。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时,必须要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另外,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对于建立科学体系,指导社会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建立思维方式
企图通过看一本书,几本书学到思维方法是很天真的,得看很多书,完全不同的书,观点对立的书。
很多人爱读感性的书,不愿意读那些拗口艰涩,充满思辨的书,那些让人激动的书,感觉能快速上手的书,只怕杂七杂八读了很多,你的大脑依然是一团浆糊。大部分人读书不过是想通过阅读找到和自己思维模式接近的那个作者,寻求认同,抱团取暖。他们何曾能耐心看看和自己立场不同的文章?比如在微博上观点不同立即破口大骂的人少了么?哪里有什么左派右派,都是不讲理派。
可如果真想学理性思维,就得广泛阅读,了解各种看世界的视野,无论你是否认同他们的立场和观点,得耐心分析立场观点背后的论证和事实,这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方法。但是太多人都喜欢遇事情感第一,理性靠后,就说钓鱼岛,没几个人说得清楚历史来龙去脉,却不惜消费爱国热情。
即使是固化在一个方向,想学到一套专业操作流程光阅读也不够,依旧得反复训练。比如学到一个分析问题的方法,比如麦肯锡的“现象–问题–原因–对策–反馈”循环,看起来容易,但真成为你的思维武器库中的一种,你至少得找不同场合不同的事情用同样的方法反复练习。记住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用同样的方法反复练习,把一件事情反复做一百遍和用一个方法反复做一百件事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读书学习能让你知道世界如何运行,经历能让你验证你学到的知识是否真的和世界合拍,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你还是依赖经验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思维。所谓经验,我的理解是,你可以提出一个对策,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样做就可以解决,一一覆盖,谁覆盖得多谁厉害。
但如果有思维,就可以解决没有经验覆盖的事情,至少可以提出一个假设,假如这个事情从哪里开始,下一步会出现什么?那么对策又是什么,然后该如何反应,思维有多深,思想就能走多远。所以越是有了经验,越要主动总结自己的经验,把他抽象成一种分析问题的框架,当你能够提炼出某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框架时,你就开始有了思维。
很多人有了经历,却少了总结,长期下去,他越来越依赖本能或者经验做事,对于他熟悉的工作,他做得很好,也就以为自己有了思维,其实不过是有了对待某类事情的条件反射。假如遇到环境的改变,他就会手足无措,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无能。
现代哲学思维方式
透过林立的派别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论题,不难发现,从马克思开始,西方哲学便出现了一个转折,即由科学世界观转向生活世界观,由本质主义转向生成性思维。生活世界观或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
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近代哲学的世界观是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此种世界观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化。它把世界视为某种外于人的、与人无关的、可计算的、本质既定的存在,而人只是这个客观世界的伟大而又渺小的旁观者。
这样一种世界观所蕴含的是本质主义、客观主义、理性主义、实体主义和进步主义思维,其本质是对生活或现实的人的简化、遗忘和抽象:一旦在生灭变幻的生活世界之外、之上或之后设置一个抽象的科学世界、本质或本原世界,则势必导致还原主义和普遍主义,即对事物的初始条件和状况的探寻,对原初创造者、固定本质和共性的追问,所有这些意味着对人生活于其中的周围世界、对人的当下存在状况和对人的个性的漠不关心。
这样一种世界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之个性的增强和进化论的出现而日渐陷入困境。作为达尔文之信徒的现代哲学家们是明确反对近代的世界观及其思维方式的。对于现代哲学家们而言,世界不再是与人无关的自存实体,而是对人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世界。
虽然不同的现代哲学家对生活世界有种种不同的理解,如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现实生活过程,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前反思的日常生活。所谓日常生活是指自在的、自发的生活样式,主要包括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意识活动;与此相对应,非日常生活则指自为的、自觉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主要包括实践的、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等形式。不过,胡塞尔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与我们所理解的日常生活并不完全相同:他的日常生活更偏重于日常的意识生活。
维特根斯坦的生活世界是指日常的语言交往,但他们在思维方式或对世界的理解上却是一致的,即均持某种生活世界观,均由抽象的科学世界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不仅如此,随着现代哲学的进展,回归的呼声愈益强烈,回归的趋向也愈益明显。这通过对现代哲学的简单梳理便可以看出。立于现代哲学起始处的马克思坚决拒斥近代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认为,人所居于其中的世界并不是外于人的、预定的存在,他说,那种被抽像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因此,马克思从来不谈论与人无关的自然、世界或存在,而只讲人的现实世界。而人的现实世界无非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
在解构传统形而上学的同时,人本主义者力图建构另外一种形而上学体系。然而,这却非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追求,人本主义者并不想在摒弃了死亡世界和关于存在者的形而上学之后,再建构一个外于人的抽象世界。恰如施太格缪勒所指出的,是导致产生世界意义和人类存在意义问题的形而上学欲望在推动着这些形而上学者。
现代形而上学并不是要去刻画什么与人无关的客观世界,而是试图描绘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和人对生活的现实感受。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旨在揭示孤独自我的种种存有状态——恐惧、厌烦、忧郁和绝望;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为的是破除对人的存在的遮蔽,使人的存在敞亮起来;萨特的哲学并非关于有或我们头上星空的智慧,而是对无或自为存在的考问,如此等等。与人本主义相较,科学哲学的回归之路则相对曲折。早期的科学哲学清除对超验物的探究,回归经验,转向语言和命题意义的分析,这也是向生活世界的某种回归。因为相对于意识和心理,经验和语言更为现实。
然而,逻辑实证主义虽不再认为有一个外于人的抽象世界,但其思维却仍沉于本质主义,它对理想语言的追求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只是从后期维特根斯坦开始,科学哲学才逐渐摆脱本质主义,真正转向现实或人的生活。此种转向是沿着两条相对独立的道路完成的:在狭义的语言分析领域,关于语言和意义的适当解释的问题离开了逻辑原子主义的句法—语义学模式而走向彻底语用化的语言游戏模式,走向以生活形式为语境的语用学模式;而在狭义的科学分析领域,哲学家的兴趣日益离开了那种发端于数学的辩护主义,而转向关于科学知识与社会环境、科学增长与生活的关系的探讨,转向后经验主义、后实证主义或科学解释学,表现出与哲学解释学趋同的倾向。而一旦把语言的意义归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科学与社会环境、科学家的生活联系起来,科学哲学也就由抽象世界回到了生活世界。科学哲学回归生活的过程,实际上是现代哲学两大思潮日趋合流的过程。
目前通行的说法是,合流是20世纪中叶以后才发生的,合流的标志是语言学的转向。此种说法是很成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什么是合流?或是什么在合?合向何处?合可以有多种意义,论题的趋同是合,观念的趋同是合,思维方式或哲学基本精神的趋同也是合。只不过前二者是表层之合,后一种才是真正的合流。现代哲学在其初生之际,虽然两大思潮相互攻讦,但当它们共同拒斥形而上学、消解传统思维时,合流便已悄然开始。当维特根斯坦转向日常语言研究,科学分析哲学转向后经验主义时,两大哲学便已合到一处。
而20世纪中叶以后所发生的合流其实不过是前一过程的延续、拓展和深化,是从思维的一致到论题的合一。进而言之,20世纪中叶以后所发生的语言学的转向和后现代主义运动本质上是现代精神的接续,是向生活世界的进一步回归。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的各家各派所消解的形形色色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其实都是近代的主客二分式的本质主义的表现。当后现代的思想家批判现代哲学家时,他们所批判的并不是后者的现代性,而是其近代性或不彻底性。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哈贝马斯是现代哲学中比较明确提出生活世界理论的哲学家。胡塞尔后期认为,近代科学和哲学所说的科学世界只是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抽象之物,它是以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前科学的、非主题化的、可经验的或可直观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的。前期追求理想语言的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也认为,世界并不是按照一种特定方式组织起来,然后再用语言把它的结构正确或错误地描述出来。相反,组成世界的可能性首先是通过语言表达才产生的,有多少种描述世界的方法,就有多少种把世界分为个别事态的方式。在这里,不是语言符合事物,而是语言构造事物,不是外部事物赋予语言以意义,而是事物的存在和意义要由语言来认定。既然语言的意义并非源自外物,那么它是如何得来的呢?维氏认为是由创造和使用它的人所决定的。语言的意义即其用法,语言经由语言游戏或日常的语用获得其意义。这样,不同的语境便有不同的意义,语义随生活形式的变迁而改变。
海德格尔是明确反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他认为世界是人在之中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不是数得清或数不清的现成事物的单纯聚集,不是单子的总和,而是事物可能存在的条件。海氏强调此种世界与人有独特关联:动物和植物没有世界,一个农妇却有自己的世界,一件艺术品也建立了一个世界。换言之,只有人才有世界,世界就是指人居住于其中、逗留于其中、与之熟悉和交融的生活世界。对于哈贝马斯而言,世界是一个由语言交往所开展出来的、作为交往活动之背景的、前反思的、奠基性的生活世界,它是理解、知识和社会批判理论的意义基础和价值之源。由于上述哲学家分别代表着现代哲学中的现象学、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几大运动,而这几大运动几乎是现代哲学的全部内容,所以,它们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无疑体现了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通过上述对现代哲学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现代哲学不再追问世界的始基是什么,不再探寻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但它并非如施太格缪勒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哲学各派之间的差异愈来愈大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思维方式上日趋走向统一的过程。换言之,现代哲学的各家各派,不论它们之间存有多么大的差异,它们均是在生活世界观之下进行思维的,均在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二、生成:现代哲学的最强音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是世界观。
但是,哲学的本意并不在于提供一幅世界图景,而是经由此种图景向人们展示一种思维方式,一个考察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所谓的世界观其实是观世界或如何观世界。换言之,任何世界观本质上都是某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如果说近代的科学世界观包藏的是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那么,现代生活世界观所蕴含的则是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尼采这样写到:两种最伟大的哲学观点:生成、发展;生命价值观——这两者被我们以决定性的方式揉合在一起。一切都在生成,在永恒地回归。
博格森指出: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存在就是变易;变易就是成熟;成熟就是无限的自我创造。萨特强调存在先于本质,海德格尔主张此在就是它尚不是的东西。当解释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把解释、科学、语言置于特定历史情境来看待时,它们意欲表达的也是一种生成观念。可以说,现代哲学是生物进化论的产物。在进化论之后,既然哲学家们要求回到经验直观的现实生活世界,那么他们就再也不可能坚持那种本质主义的自然观,而只能充当达尔文的信徒。近代本质主义思维的总体特征是主客二分,即在人的世界之外又设置了另外一个世界,本质主义者从那个独立自存的实体世界来描绘自己的生存,从那个世界来说明人周围世界的产生,把那个世界作为生活的理想和生命的价值意义之源,用那个世界作为判明真假信念的标准。这是一种把真实的实在世界同由感觉,或质料,或原罪,或人的理解结构创造的现象世界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异世思维方式或超世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人想摆脱时间和历史而进入永恒的企图。罗蒂认为,典型地表现这种异世观的,就是解构主义者通常宣称为’传统二元对立’的东西:真的与假的,原始的与派生的,统一的与多样的,客观的与主观的,等等。
现代哲学是根本反对二元对立的。现代哲学之所以解构二元对立、主张人与世界的统一,正是为说明在人的现实生活之外并不存在一个独立自存的、作为生活世界之本源、本质和归宿的理念世界或科学世界。而既然只有一个现世即人的生活世界,那么认识的标准、人之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便只能从这个现世即人的生活出发,在现世中或经由现世的历史来说明。从现世即现实的人或现实生活出发是生活世界观的根本旨归。当马克思要求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当胡塞尔把科学世界奠基于生活世界之上时,当维特根斯坦提出想象一种语言即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时,当罗蒂认为必须以现实境况为起点时,当德里达解构在场形而上学时,他们意欲表达的均是这样的思维,即生成性思维。换言之,生成性思维并不关注人之外的世界,也不为来世烦心。它只关心人在现世的命运,并且它只是立足于现世来谈论人的命运。
与近代本质主义相较,立足于现世的生成性思维有如下特征:
重过程而非本质。
本质主义把事物视为实体,认为在生灭变幻的现象背后存在永恒不变的本质。而在现代哲学面前,一旦回到生活世界,一切对立的东西就消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就溶化了。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一股绵延不绝、奔腾不息的涌流。
既然一切都处在产生和灭亡的无限过程中,那么,人的存在便只能是指人的现实生活过程;人必是其非是、非是其所是;语言因而就不存在固定意义,而是依赖于特定语境中的应用;我们才不能想象,有朝一日,人类可以安顿下来说,好,既然我们已最后达到了真理,我们可以休息了,等等。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现代哲学何以要强调时间、重视历史,不难解释过程哲学的出现。重关系而非实体。
所谓实体即是自我封闭、孤立自存的单子,近代的科学世界就是由一个个单子组成的实体世界。
而现代哲学则认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处于与其他存在物的内在关系中:人是大写的人,是共在;人与自己的生活世界也是内在统一的,人在世界中,而非世界在人外;人无非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语言也是关系,单个词并不具有孤立意义,语词的意义就是在与其他语词的关系中获得的。一个句子的意义,同一个信念或一个愿望的意义一样,是其在一个其他句子或信念或愿望网络中的位置。这样说也就是强调符号和思想对上下文的感受性,也就是把语言和思想不是看作事物而是看作一个关系网络中的交点。重创造而反预定。
本质主义并非不承认世界的生灭变换,但它却把生灭变换看做假像或现象,认为过程的本质在过程之先、之外便已预成或者命定,如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演化之过程即是如此。既然过程在过程之先便可预知,那么,所谓的过程就只有流,而没有变,即无发展和创造。这样的过程不是生成,而是流程,因为生成的核心是创造。
现代哲学家们认为,未来不可能完全预存于现在。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过程的创造性。在谈到现代哲学何以反叛近代哲学时,罗蒂指出,对科学、唯科学论、自然主义、自我客观化、以及对被太多的知识变为物而不再成为人等等的恐惧,就是对一切话语将成为正常话语的恐惧……这种情况令人惊恐,因为它消除了世上还有新事物的可能,消除了诗意的而非仅只是思考人类生活的可能。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
本质主义并不是设定单个对象的本质,而是设定对象的共同本质,它试图把复杂的对象归结为简单的整齐划一,试图消融差异,在二元或多元对立中确立一个中心。而生成性思维是与此种同一主义、中心主义根本不兼容的,因为,既然过程是创造的,本质是生成的,那么,不同的过程、同一过程在不同的时间便会有不同的本质。这样,差异是实在的,无差别的同一不过是抽象,追求抽象的同一性,抹杀个性和差异,只能导向权威主义和等级秩序,最终消解创造,否定生成。
所以,现代哲学家们倾力批判了形形色色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如人类中心主义、客体中心论、语音中心论、男权中心主义、价值一元论、文化一元论、哲学的王者之位、道德理想主义、对本原和终极理想的追求等等,并由此转向了各种各样的非中心论,如后人道主义、后哲学文化、复调文化、价值多元论、道德相对主义等等。
利奥塔德大声疾呼:要向整体性开战,我们要证明不可描述性,我们要激活差异性,我们要拯救差异性,我们要拯救名称的荣誉。阿多尔诺认为,同一性是不真实的,而辩证法是始终如一的对非同一性的意识。对于后哲学文化,罗蒂是这样理解的:实用主义者乐于见到的不是高高的祭坛,而是许多画展、书展、电影、音乐会、人种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等等。
总之,是许多文化的选择,而不是某个有特权的核心学科或制度。也正是出于对个性和差异的关注,当代西方才会产生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边缘性话语,许多边缘性学科、边缘性问题的研究才会生发出来。可以说,整个现代文化愈来愈呈现出从一元向多元、从中心向边缘、从绝对向相对的演化趋势。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
近代本质主义是与理性主义相联的,本质主义不仅设定了世界和人的理性本质,而且将理性数学化、工具化。现代哲学认为,此种可计算的理性观念不过是权力、永恒、绝对、同一、上帝的代名词,它消融了个性、差异和创造。
它在被人变为统治的工具的同时,也成为奴役人的工具。所以,从克尔凯郭尔、尼采到福柯、德里达等现代哲学家都对此种传统理性展开了批判。尼采称理性哲学家为制造木乃伊的人,认为他们缺乏历史感,他们忌恨生成观念。利奥塔德提出理性与权力是一个东西,是同一的。德里达要解构的逻各斯不过是传统理性的另一种说法。
在摒弃了一只眼的理性之后,现代哲学家们或者转向非理性,或者转向一种合理的理性观念,前者如尼采、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和博格森,后者如哈贝马斯、罗蒂等。但是,上述区分是相对的,两类哲学家事实上均否定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均认识到传统理性的片面性,均不同程度地把理性与非理性统一起来。如罗蒂所言,在把理性解释为清醒的、合情理的之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区别与艺术同科学之间的差别就没有什么特别关系了。尤为重要的是,上述思想家不论是强调非理性还是推崇新理性,均是为了保证个性、差异和创造的存在,因为非理性是个体的、偶然的,而谈话中的宽容则意味着允许他人自我的存在和反常话语的出现。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
本质主义即是抽象主义,即对事物、世界本质的抽象设定和对抽象本质、抽象思维的尊崇。既然现代哲学否定了本质物的存在,那么它便理所当然转向对生活世界一个个不能相互归属的具体物的研究。
走向具体性是现代哲学的一般趋势,这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哲学主要关心的是具体的东西,或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关的东西,如语言、科学发展、日常生活、人的现实存在状况等等。这在一些哲学家那里甚至表现为对所有整体的东西、宏观的东西的拒斥,表现为对琐碎、微型、个体性东西的无休止关注。
其二,不再用一种抽象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是就具体物本身来研究具体物,把具体物放置到具体的、历史的现实情境中来看待。马克思要求从现实出发,现象学要求回到事情本身,罗蒂主张以现实境况为起点等等,说的均是一个意思。现代哲学之所以关注历史性,其意义也在于此。
历史
《晏子春秋·晏子论罪》
齐景公要杀帮他养鸟但不小心把鸟放跑的人烛邹,晏子说:烛邹有三项大罪,请让臣把它们列举出来再杀他。景公说:好。于是晏子将烛邹喊到景公面前列举,说:烛邹,你为主公养鸟却放跑了鸟,这是第一条罪;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你的缘故杀人,这是第二大罪;你使诸侯听说,我们的国君重鸟却怠慢国士,这是第三大罪。 ”数落结束,晏子请命要杀烛邹。景公赶忙说:“不要杀,杀了我国就危在旦夕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感受到了晏子说话的魅力,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人才。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序,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精准性和敏捷性决定一个人的口才。表达力是思想的张力所在,因此,要有充分的表达力,必须以精准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作基础。
《韩诗外传》
卷七中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在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席间趁着风吹灭蜡烛,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挣脱并摘其缨带。之后状告于楚王,请求点亮蜡烛,查看众人的帽缨,找出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剎风景? ”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
三年后,楚庄王伐晋。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三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三年前不究之恩。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楚庄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以揭开给其带来大益处的真谛:领导力、正面思维、宽容。
首先,领导力,它是一个人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衡量一个领导好不好,很重要的一个标志,一个标准,就是他的思路高还是低,眼界宽还是窄,格局大还是小。重君臣,轻女色,楚庄王这种顾全大局的思维方式无疑俘获了唐狡的心。
其次,正面思维,本质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体现人的创造性和价值,它帮助人们从认知上改变命运。楚庄王没有想唐狡如何猥琐、行为不端,而是将此事看作常态,其正面思维化为魅力、凝聚力、势力,也促成唐狡向有利于楚庄王方向倾斜。
最后,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它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楚庄王面对唐狡对其姬妾轻薄,不但没有责罚,还为其证言,这种气度,赢得了三年后唐狡为其拼力死战,维系江山。宽容思维方式和正面思维方式,使楚庄王获得领导力,巩固领导力,由此可见,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一个领导来说至关重要。
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数以万计,想全都记住理解应用很难。需要的就是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既然知道了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就要有意向地去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结合具体情境慢慢体悟,找到正确的思维方法,这样才能终身受益。必须树立先进的思维方式,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扩大思维视野,选择正确的思维方法,更新头脑中的陈旧观念,以使思维方式能适应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艰巨任务。
愚者无疑,智者多虑。
智者,善以他人为鉴,愚者,只以自己为鉴。没有人一出生就会走路,没有人一出生就会一曲高歌。
学会放下六样东西:
- 失败:感情失恋一次,事业失败一次,选择失误一次。学会失败才会懂得该如何成功。
- 名利:快乐是选择的快乐,能放下才能拿得起。
- 财富:争取但不攫取,向往但不神往。
- 人言:沉默是最好的疫苗。
- 宠辱:为人须达观,宠也泰然,辱也淡然。
- 孤独:这是人生的必然部分。
行于世,当识人,然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
当知人,然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
当责人,然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当敬人,然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
当让人,然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
有眼界,能看远;有肚量,能容忍;
有锋芒,能内敛;有涵养,能自持,方能游刃有余。